一个厨子使用腐败食材影响恶劣就要把全天下的饭店都关了?同理是不是可以建议关停所有评论区,对评论区采取白名单制度(需要平台管理方同意才能放出,导致极端言论难以被及时驳斥,因而评论区也称为最佳的不加思索言论发布地)
你是腾讯员工?发言感性多于理性。
(相关资料图)
如果全天下饭店尽归一人所有,那么一个厨子使用腐败食材,整个集团就都需要整治。
IM即时通讯行业真正问题正在于此。
====
IM即时通讯有个最大的特点:人们加入这个平台是想要与其他人交流的。所以用户数越大的平台,越容易吸引到更多的人加入。越多的人加入,平台就越大。——所以我们可以看得很明白:这是一个正反馈的机制。
在这样的机制作用下,这个领域只有第一名。假如有第二名的话,必然只能苟活在第一名不屑占领的领域(譬如陌陌只能主打陌生人交友——说白了就是约炮工具,而且根本就不能做大。假如做大了,必然首先遭到政府的打击。)
想当年,微信利用红包功能一夜之间获得了电子支付小一半的市场份额后,马云愤而做社交——也就是“来往”。功能与微信相差无几。但为什么不能成功?因为每个人都被自己的社会关系绑定在微信上。不是微信有多好,而是每个人的好友都在微信上,你可以搬去来往,你甚至能说服几个好友去来往,但是你的好友的好友们还都在微信上,以及好友的好友的好友们……,你能说服他们吗?总而言之,除非你能设法让几亿微信用户中的至少一半人一夜之间全部搬去来往,让来往在用户规模上形成相对优势,否则就不可能有人在来往上留下来。
马云都做不到的事,你也做不到。
甚至张小龙也做不到。微信虽然在中国境内风生水起,牢牢占据了龙头地位,但在其他国家——其他IM软件已经占据了垄断地位的国家,张小龙也一样无可奈何。
张小龙喜欢吹牛X,说微信占据垄断地位是因为这好那好。为什么到了国外,面对同样的竞争对手,就这也不好那也不好了呢?所以说他是在吹牛X。微信胜出的唯一原因就是先发优势。
我一直不认为马化腾有什么过人的本事。他的幸运是他在深圳创业。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得风气之先。OICQ本身是个模仿ICQ的软件,但那段时间国内模仿ICQ的软件也多。为什么OICQ能够胜出?因为OICQ在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需要IM平台的深圳人远比其他城市的人要多。这促成了OICQ在初期的迅速发展。
当然马化腾也不是全无创业的辛苦。至少他在OICQ发展早期亲自化身女妆大佬与网友聊天吸引用户驻留在OICQ的平台上,也算不容易。这是马化腾整个创业生涯中我唯一欣赏他的地方。
马化腾发现了可以利用IM引流,这是他的成功的秘诀。这也导致他的成功格外容易。他只需要牢牢地把持着IM平台,剩下的事,就是抄袭中国互联网上一切成功的产品。因为IM平台超强的引流能力,原创者——同时也是被抄袭者——几乎总是能够被腾讯抄死。所以中国互联网创业者长期以来必然面临的三个问题:生,死,腾讯。
你可以想想,中国互联网界有哪个知名产品,腾讯没有可以对标的产品?
腾讯IM的垄断性存在,是中国互联网之殇,也是中国反垄断局之耻。(延伸阅读:崔书锋曾任国家商务部反垄断局执法处副处长,2015年起担任腾讯政府事务部研究中心总监)
中国政府出于反垄断目的,在中国的电信业培养了三个主要的电信运营商:电信,移动和联通。这三家是被强制要求必须保证互联互通的。所以没有谁可以利用市场优势地位在竞争中占便宜。(假如可以切断互联互通,那么当下市场份额第一的移动可以轻松收获几乎所有的移动用户。原因很简单:其他运营商的手机用户打不通大多数人的手机,必然选择入网移动。)
但政府对三大运营商的压制反而给腾讯创造了机会,让腾讯成为横跨三大运营商的超级运营商。腾讯最坚决地拒绝与其他IM平台的互联互通(甚至微信与QQ也不能互通,让对微信有再造之恩的QQ沦为被人欺压的角色)。腾讯的命门在于互联互通。哪天国家强制要求微信开放接口与其他厂商的同类平台对等互通,腾讯才会真正成为一个靠实力和贡献而不是市场支配地位生存的公司,才能真正造福于中国社会。
事实上,我很怀疑,腾讯要是失去了在IM平台上的垄断地位,还能不能生存。毕竟以前他们生存得太容易了。
关键词: